使用者工具

網站工具


毛蛓辣2

這是本文件的舊版!


毛蛓辣

毛毛虫,台州方言叫“毛蛓辣”,它是鳞翅目刺蛾科黄刺蛾的幼虫,黄褐色,有的地方俗称“洋辣子”,它实际是“痒辣子”。其全身布满有毒的刚毛,要是不小心接触了它,皮肤就会红肿,瘙痒难耐,痒辣子因此得名。

毛蛓辣的蛓,音(cì),方言音相同,字义就是毛虫。《说文》毛虫也。《尔雅·释虫》蛁,毛虫。《疏》蛁,一名毛蠹,即蛓也。今俗呼为毛蛓,有毒螫人。东汉王逸《九思》有句:“蛓缘兮我裳,蠋入兮我怀。”

蛓字如今不是常用词,很少有人会写,乡人以为毛虫身上长刺,又与刺同音,多写作“毛刺辣”。谬矣!

鳞翅目刺蛾科下还有绿刺蛾、青刺蛾、黄缘绿刺蛾、四点刺蛾等,其颜色随着寄主树皮的颜色而变化。台州人习惯将青绿色的毛虫叫作“青皮虮”,认为其毒性比黄褐色的毛蛓辣更厉害。

俗话说:大树底下好乘凉。小时候的夏天,农村人午后歇息,都喜欢到村口的大树底下乘凉,借机吹牛皮卖白搭(摆龙门阵)。但树下乘凉,最大的风险就是可能有毛蛓辣掉在身上,夏天人们都是背心短裤或赤膊的,全无防备,不是“缘兮我裳”,而是缘兮我肉,结果可想而知。

毛蛓辣如此毒辣,触碰不得,被引申指代那些脾气暴躁,经不起批评的人。好心人提醒:某某人是个毛蛓辣,与他(她)说话得顺着点。

脾气急躁、毛蛓辣性格的人,与人相处时,容易伤人,为人所忌惮,他人会敬而远之。从而导致人际关系紧张,被孤立,对自己也是伤害。

余喜华/文 陈静/图

毛蛓辣2.1763824262.txt.gz · 上一次變更: benojan