跳至內容
台州語維基百科
使用者工具
登入
網站工具
搜尋
工具
顯示頁面
舊版
反向連結
新建頁面
新建目錄
最近更新
多媒體管理器
網站地圖
登入
>
最近更新
多媒體管理器
網站地圖
足跡:
•
糯米胐臀晚米凳
•
饐餲_食物变质发馊_用台州话原来是这么说的
•
三十六岁生腰子
•
台州话中有意思的词义_碗_浅_去噢_头_钱_去噢
•
娘舅_娘舅_走来走开空双手
•
余喜华_解锁方言的理工男
•
那些年很流行的热词_话说_倒灶_与_狗皮倒灶
•
噢叫_怎么写
毛蛓辣2
本頁是唯讀的,您可以看到原始碼,但不能更動它。您如果覺得它不應被鎖上,請詢問管理員。
====== 毛蛓辣 ====== {{:毛蛓辣.jpg?400|}} 毛毛虫,台州方言叫“毛蛓辣”,它是鳞翅目刺蛾科黄刺蛾的幼虫,黄褐色,有的地方俗称“洋辣子”,它实际是“痒辣子”。其全身布满有毒的刚毛,要是不小心接触了它,皮肤就会红肿,瘙痒难耐,痒辣子因此得名。 毛蛓辣的蛓,音(cì),方言音相同,字义就是毛虫。《说文》毛虫也。《尔雅·释虫》蛁,毛虫。《疏》蛁,一名毛蠹,即蛓也。今俗呼为毛蛓,有毒螫人。东汉王逸《九思》有句:“蛓缘兮我裳,蠋入兮我怀。” 蛓字如今不是常用词,很少有人会写,乡人以为毛虫身上长刺,又与刺同音,多写作“毛刺辣”。谬矣! 鳞翅目刺蛾科下还有绿刺蛾、青刺蛾、黄缘绿刺蛾、四点刺蛾等,其颜色随着寄主树皮的颜色而变化。台州人习惯将青绿色的毛虫叫作“青皮虮”,认为其毒性比黄褐色的毛蛓辣更厉害。 俗话说:大树底下好乘凉。小时候的夏天,农村人午后歇息,都喜欢到村口的大树底下乘凉,借机吹牛皮卖白搭(摆龙门阵)。但树下乘凉,最大的风险就是可能有毛蛓辣掉在身上,夏天人们都是背心短裤或赤膊的,全无防备,不是“缘兮我裳”,而是缘兮我肉,结果可想而知。 毛蛓辣如此毒辣,触碰不得,被引申指代那些脾气暴躁,经不起批评的人。好心人提醒:某某人是个毛蛓辣,与他(她)说话得顺着点。 脾气急躁、毛蛓辣性格的人,与人相处时,容易伤人,为人所忌惮,他人会敬而远之。从而导致人际关系紧张,被孤立,对自己也是伤害。 余喜华/文 陈静/图 转载自:https://paper.taizhou.com.cn/taizhou/tzwb/pc/content/202311/28/content_188537.html
毛蛓辣2.txt
· 上一次變更:
2025/11/22 23:11
由
benojan
頁面工具
顯示頁面
舊版
反向連結
新建頁面
新建目錄
回到頁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