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日到晏只忖啜_台州话中的古语遗风

一日到晏只忖啜——台州话中的古语遗风

郭建利

一日到晏:一天到晚。如:~粑(指粘、待)网上;~搞(指玩)手机。

“晏”有多个义项,其一表示“晚、迟”。方音an。《论语·子路》:冉子退朝,子曰:“何晏也?”《楚辞·离骚》:“及年岁之未晏兮。”台州方言词有“睏醒早黄昏晏”“起早落晏”,意谓早起晚归,辛苦劳作。早晏指晨昏,亦泛指迟早。如:官忒贪,早晏要拔牢(抓走)。《汉语大词典》失收“早晏”。晏届、晚届:下午。晏点开:晚点去;早点开:早点去。天台话“晏顷”:等会儿,晚一会儿。颇有古韵。台州老话:懒人担重担,一日担到晏。懒惰人只想快挑完东西,装满一担,谁知反而减慢速度,一直挑到天黑。比喻欲速则不达。

忖:思量、揣度。《诗经·巧言》:“他人有心,予忖度之。”别人有什么心思,我能猜测出。台州话“忖”字很土,很普遍,约等于“想”。譬如:忖忖(勿会)心过:想想很不甘心。单边忖:单方面在思量、猜度,自讲自、固执。自忖自:一个人在想(主观想法未必真实)。如:~重点大学考得上。

只忖啜:只想吃。台州方言里,“啜(方音触)”兼有普通话“吃、喝、饮、吸”数义,构词能力很强:啜饭、啜面、啜鱼、啜茶、啜酒、啜香烟。啜功崭得猛(好吃得很)。啜柴:挨打。谁被狠狠地打了一顿,叫柴啜饱。柴拨尔(给你)啜。啜生活:受惩罚。

“啜”另表示“哭泣时抽噎”,作为语素义保留在普通话书面语“啜泣”中。换言之,“啜”在现代汉语(普通话)里“喝”义几乎消亡了,不常用了。而在台州话里则是日常生活中的高频词。

“娘忖儿,路样长;儿忖娘,箸(指筷子)样长”,儿行千里母担忧,娘爸待儿女都很好的,万事操心、牵挂,但反过来就不一定了。路长筷短,反差鲜明,发人深思。台州俗话:“心肝上荡落,脚肚下大上。”“只有老待少,朆(未曾)见少待老。”是说上辈人对下辈关怀多、奉献多,而小辈的孝心远远不够。自古至今,类似现象不在少数。

台州话没有普通话里常见的“拿、取、抱、提、捡”这些动词,而说:佗、搿、挟、挈、捉。

佗、挈、捉皆古语。

佗:拿取;抱持。“佗”与“驮”为同源字。也作:拕。《说文解字》:“佗,负何(荷)也。”音驼。

佗小人:抱婴儿。白佗:白拿。口罩畅行得猛,卖都呒得卖,走吤咦佗?意指:口罩很畅销,没得卖,到哪里去拿(买)?

捉,有“拿;捡、拾”等义。台州老话讲:捉梗鞋带,家私败快!意思是因小失大,得不偿失。据说,有人捡了根鞋带,他想想要充分利用起来,得配双鞋子才好。买了鞋那当然要配条裤,既然买了裤没衣服怎么行?就这样浪费了不必要的钱,败了不少家私(家财)。

台州俚语:徛有徛相,坐有坐相。徛:站立;靠。《广韵·纸韵》:“徛,立也。”徛脚蹿:急也没用。水平过得去、能力还可以叫徛得牢。孙悟空去化斋时总用金箍棒画个圈,保护待在原地的唐僧师徒。故有俗话:“画圈里,徛圈里。”表示只是保业守成,怯于开拓创新。碰到令人惊奇或不可思议之事,椒江人便说:“人装徛起!”

斫,亦是古语。如:斫柴(砍柴)、斫树、斫彘脚。走菜场彘肉斫刀来(去菜场猪肉买一刀)。搲:用器皿舀、挖。如:用碗在坛里搲米;西瓜剖开,瓢羹搲来啜。《集韵》:音蛙。手捉物也。租房,叫税屋。“店面税弗税?”税:租赁。《说文解字》:税,租也。

转载自:https://paper.taizhou.com.cn/taizhou/tzwb/pc/content/202208/30/content_153802.html

一日到晏只忖啜_台州话中的古语遗风.txt · 上一次變更: benojan