倒灶
【释义】
倒灶即倒霉;垮台:败落。此词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前非常流行,现如今几尽消失,应当跟土灶(俗称镬灶)的渐渐退出历史舞台有关,物已无用自然词语也失去了应用价值,所谓皮之不存,毛将焉附。
【示例】
有一天近中午,阿土和橘香双双种田垟(田间)回来,饿得肚皮贴肚皮,一回来就要张罗饭菜,不料先进灶间的橘香咋唬开来:“勿好了,倒灶了!”
原来,连日下雨,昨夜屋里的水未全退,做早饭时那口灶却半塌了,还落了一地断砖。这用了好几年的土灶台原本松松垮垮的,经过雨水长久浸泡,真是屋漏偏遇连夜雨,这灶倒塌了。
“总不能吃生米吧?”阿土也犯困了,“上哪找吃的?”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前,煤气灶是稀有“物种”,更不用讲燃气灶了,稍好的人家用的是蛎灰或水泥与砖石混搭的柴火灶(即镬灶,又名老虎灶),加风箱送风催火,稍次的家庭用的是缸灶(用竹筒火滚吹气助燃柴火)。若是哪家的土灶倒塌了,家里烧饭就困难了,整个县城只有数家饭馆,而且要凭粮票加现金才能换饭菜,“倒灶”说明某人某家当下一个问题的严重性。
话说两口子只好到已分家的老父母那儿“蹭饭”,阿土抓紧运上蛎灰(那时缺水泥),和了泥,给泥水匠阿三打下手,两人一起将灶整好,其间,阿土还要管阿三酒饭香烟工钱。等灶面硬化了,柴火灶才重新启用。
阿土喜滋滋地用木柴引火,青烟变白烟,他拉动新换上鸡毛的火箱,火力趋旺。过了一晌,饭熟飘香。不倒灶的日子,吃嘛嘛香!
狗皮倒灶
【释义】
“狗皮倒灶”源自“倒灶”,从“倒灶”引申开来,那时绝少有狼狗和宠狗,养的几乎全是土狗,人们看不起土狗,加上狗皮不值钱,“狗皮倒灶”是说此人上不了台面,很小气。
【示例】
话说近来泥水匠阿三活计多了,自然钞票进账木佬佬(表示多),有一回他喝了酒,“牛”起来说要改天请阿土到县城看电影。那天,两人来到影院,见售票窗口挂了小木牌写有白色字“满座”。那时影院上座率超高,两人只好跟“黄牛”来到背街小巷买了两张票,阿三付了钱,肉痛起来,变卦了,让阿土付另一张黑市票价钱。阿土先是不干,见阿三不肯退让,但电影《渡江侦察记》很吊人胃口,他表示只愿付电影院明码标价的票价钱,说原本阿三是说要请他看的。阿三改口道:“我这是邀请你一起看的。”说完,要收回那张电影票,说是“赔本的生意我可不做”。阿土叫嚷起来:“你这种人,还跟我称兄道弟,真是狗皮倒灶!”
陈剑 文/图
转载自:https://paper.taizhou.com.cn/taizhou/tzwb/pc/content/202208/09/content_152174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