跳至內容
台州語維基百科
使用者工具
登入
網站工具
搜尋
工具
顯示頁面
舊版
反向連結
新建頁面
新建目錄
最近更新
多媒體管理器
網站地圖
登入
>
最近更新
多媒體管理器
網站地圖
足跡:
•
乳臭与蔫饭
•
饭烧_潽_出去噢_讲讲_潽_字的来龙去脉
•
铜钱_还是_铜钿_说说方言中_钱_字的读音
•
端午_夏垄风来饼饵香
•
拨_畀_八_还是貱
•
说说_税屋_的_税_字
•
三鲳四鳓
•
山哈_水哈_稻秆哈_谈台州方言字_哈
•
秤尾上翘叫_健_健_字怎么写
•
吃砒霜逗大虫_逗_字怎么写
青草糊
本頁是唯讀的,您可以看到原始碼,但不能更動它。您如果覺得它不應被鎖上,請詢問管理員。
====== 青草糊 ====== 余喜华 /文 青草糊,是小时候夏日里常喝的清凉饮品,自己家里都能做。 台州人的青草糊,福建、台湾一带叫“烧仙草”,是由一种生长在沿海一带叫做“仙草”的植物干熬成汁,加入淀粉煮成糊状,凝固成块而成,放凉后即可食用。 “仙草”,又名仙人草、凉粉草,叶形似薄荷,主要分布在浙江、福建、台湾、广东、广西等沿海和岛屿上。仙人草,具有清热利湿、消暑消渴的作用。 曾经看到有人在微信朋友圈发出熬制青草糊的图片,还配以长长的文字,青草糊写成了“菁草糊”。我认为写错了。因为总有人以为草是青色的,“菁”便指青草,比如用做青圆的野菜“菣”,常被人写作“菁”。殊不知,“菁”读[jīng],本意为韭菜花,引申为草本植物的精华,如果说,仙草是草本植物精华,那用仙草做的青草糊,应当写作“菁糊”,“菁草糊”语意重复了。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,物质还比较匮乏,预包装的饮料是比较稀罕的。炎炎夏日,口干舌燥的人们,靠什么解渴,当然最多的是凉白开。走街串巷卖冰棍、卖西瓜的流动贩子,会经常出现在村里,那“啪啪啪”的棒冰箱敲击声,“西瓜要勿!西瓜——”的叫卖声,声声入耳,由远及近而来,我们大多数时候都是舔舔嘴唇,任那声音再由近及远而去。毕竟,棒冰和西瓜,对那时的农村人来说,仍是奢侈的,一个夏天,舍得买来吃的次数,只有一两回,往往是在夏粮入库后的时节。 而青草糊这种夏日饮料,相对吃得多些。前脚刚离去卖棒冰的,后脚又来了卖青草糊的,听到吆喝声,我们会向母亲讨一两分的零钱,带上碗,飞奔出去。摊贩将划成碎片的黑黑的青草糊舀入碗中,再洒上几滴糖水和薄荷水。我们自然是迫不及待,端起碗来就喝,那淡淡的青草香、甜甜的糖水味、清凉的薄荷味,迅速弥散开来,刺激得全身三万六千个毛孔都舒服。往往,还没回到家,青草糊就被喝光了。 有时候,母亲也会自己熬制青草糊。晚上,把从集市买来的仙草干,放入大锅里煮,水煮得黑黑的,然后用纱布滤去草渣,再煮,加适量米粉熬成糊,倒在大盆里冷却,第二天舀出来吃。自己家里做的青草糊,糖水是有的,但薄荷水不一定会有。满满的一大盆,一家人都能吃个痛快,那幸福感便也满满的。 工作后,各种加工饮料铺天盖地而来,青草糊便渐渐淡出了我的舌尖,偶尔路过老街老巷,看到有青草糊卖,会买份尝尝,那滋味,入嘴、入喉、入肚,更入心,勾起来的,是浓浓的旧时光的味道。 https://paper.taizhou.com.cn/taizhou/tzrb/pc/content/202409/17/content_210381.html
青草糊.txt
· 上一次變更:
2025/11/23 21:25
由
benojan
頁面工具
顯示頁面
舊版
反向連結
新建頁面
新建目錄
回到頁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