跳至內容
台州語維基百科
使用者工具
登入
網站工具
搜尋
工具
顯示頁面
舊版
反向連結
新建頁面
新建目錄
最近更新
多媒體管理器
網站地圖
登入
>
最近更新
多媒體管理器
網站地圖
足跡:
•
乳臭与蔫饭
•
饭烧_潽_出去噢_讲讲_潽_字的来龙去脉
•
铜钱_还是_铜钿_说说方言中_钱_字的读音
•
端午_夏垄风来饼饵香
•
拨_畀_八_还是貱
•
说说_税屋_的_税_字
•
三鲳四鳓
•
山哈_水哈_稻秆哈_谈台州方言字_哈
•
秤尾上翘叫_健_健_字怎么写
皂伐_的_伐_怎么写
本頁是唯讀的,您可以看到原始碼,但不能更動它。您如果覺得它不應被鎖上,請詢問管理員。
====== “皂伐”的“伐”怎么写 ====== {{:皂泛.jpg?400|}} 陈 静 /绘图 程和平 /文 椒江话里“泡泡”和“泡沫”,我想到的说法有两种。 一是“瀑”,读音如椒江话的“篷”,重读、降调。例如台州人熟知的老话“铜钿丢水的瀑也弗会泛”。第二个是“伐”。“皂伐汏清爽”,衣服才洗得干净。“皂伐”指的是肥皂泡沫。再如,煮米饭,水烧开后,米汤上面漂浮着一层泡沫,也是“伐”。“伐”,有时读变调,发音如模范的“范”,椒江话的变调是重读降调。“伐”是同音字,是白字,不是本字。 “瀑(篷)”和“伐(范)”都是指泡沫。细说起来,“瀑(篷)”指一个一个分开的、较大的水泡。“伐”指不能分开或没必要分开的、较小的成片泡沫。大致说来,“瀑”相当于普通话的“泡”,“伐”相当于普通话的“沫”。 据方言大词典记录,“伐”的说法在浙江多地使用。《汉语方言大词典》(许宝华)记作“乏”,释义为泡沫,使用地域为“浙江黄岩、温州、金华、衢州、湖州双林”。《现代汉语方言大词典》(李荣)中收录词条“伐伐泡儿”,使用地域杭州,释义泡沫。例句为:腌菜缸里有交关伐伐泡儿,舀出来倒掉它。词典标注“伐伐”是记音字。 “伐”或“乏”,正字怎么写?从形音义三方面考察,“泛”字合适。 “泛”是广泛的泛、泛滥的泛,跟“贩”同音,这是通行的读音。根据古字书记载,“泛”还可读作“乏”。《康熙字典》引用《广韵》说,“泛”读作“乏”时,意为水声。水声,跟泡沫相关,但不是泡沫本身。 字书韵书没有提供准确的释义,我们试着从相关文献资料中探索。元代无名氏编著《居家必用事类全集》中有以下两处文字:“木瓜渴水——木瓜不计多少,去皮穰核,取净肉一斤为率,切作方寸大薄片。先用蜜三斤或四五斤,于砂石银器内慢火熬开滤过。次入木瓜片同煎,如滚起泛沫,旋旋掠去……”“酱醋蟹——团脐大者麻皮扎定,于温暖锅内令吐出泛沫了……” 从“滚起泛沫”和“吐出泛沫”可知,“泛沫”是名词,“泛”和“沫”同义,“泛沫”是两个同义字组合的名词。“泛”读作“乏”,跟椒江话的泡沫义吻合。当然,在别的语境里,“泛沫”也可解作“泛(音贩)起泡沫”。 说“泛”指泡沫,明代高濂撰写的养生专著《遵生八笺》中的相关文字也可佐证。“捉清汁法:以原去浮油,用生虾和酱捣在汁内,一边烧火,使锅中一边滚起泛来,掠去之。如无虾汁,以猪肝插碎,和水倾入代之。三四次下虾汁,方无一点浮油为度。”这里“滚起泛”,“泛”字单独使用,泡沫义,跟椒江方言的用法一致。 “泛”,作为泡沫义,在文献中是存在的。这一义项《汉语大字典》《汉语大词典》也都没有收录。 突然想起,癫痫病人发病时,口吐白沫。这个白沫,椒江话叫做“白白卤”。“白白卤”也许是“白泛卤”的变读吧。 https://paper.taizhou.com.cn/taizhou/tzrb/pc/content/202201/22/content_135495.html
皂伐_的_伐_怎么写.txt
· 上一次變更:
2025/11/23 16:17
由
benojan
頁面工具
顯示頁面
舊版
反向連結
新建頁面
新建目錄
回到頁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