使用者工具

網站工具


杠板归

杠板归

小时候,在田间地头和河沟边,有一种非常常见的植物。它身上长满倒刺,匍匐蔓生或攀附在其他植物上,当我们割猪草时,常常被它的刺划伤。每每见到它,我总是小心翼翼,先用割草刀将其隔开,再割有用的猪草。这种带刺的植物,就是杠板归,但那时我们并不知其姓甚名谁。

杠板归,是蓼科蓼属一年生草本植物,生于海拔80—2300米的田边、路旁、山谷湿地。别名有刺犁头、老虎刺、蛇倒退、贯叶蓼、降龙草等。

杠板归茎攀援、多分枝,长1—2米,具纵棱,沿棱布满倒生皮刺。叶三角形,长3—7厘米,宽2—5厘米,顶端钝或微尖。上面无毛,下面沿叶脉疏生皮刺。总状花序呈短穗状,顶生或腋生,长1—3厘米,苞片卵圆形,每个苞片内有花2—4朵。果实黑色。

杠板归的名字有点怪,为什么叫杠板归呢?其名的文字记载来源于《万病回春》这本书,据说与一个传说有关——

从前有个樵夫上山砍柴,被毒蛇咬伤,中毒很深,昏迷不醒,人们以为他死了,就把他装进棺材扛上山准备埋葬。路上遇到一位医者,医者将路边一种草捣烂,一部分敷在樵夫蛇伤处,另一部分喂入其口中,竟然将樵夫救活了。樵夫被扛回了家。人们惊问医者该药名,医者也不知其名,就以“扛板归”称之。大概是“杠”与“扛”音相近,或方言音同(譬如台州主城区方言),后世就写成了“杠板归”。

杠板归的别名“蛇倒退”,也是因其有治蛇伤的功效,其植物气息必定不为蛇喜欢。另外杠板归茎叶上长满钩刺,到处蔓生,蛇是爬行动物,碰到这样的钩刺,必然划伤,自然害怕,只有倒退的份了。杠板归叶片铺开近正三角形,又像犁头,刺犁头之名,实至名归。

杠板归全草可入药,主要成分含黄酮苷、蒽苷、强心苷、酚类、氨基酸、有机酸和糖类,具有消肿止痛、活血、清热解毒的功效,除了治蛇伤蛇毒外,杠板归还可治水肿、疟疾、痢疾、湿疹、带状疱疹和咳嗽等病症。

又一次,我遇到一老中医,恰有一患者问其治带状疱疹之法,老中医告知可用杠板归。具体方法是采杠板归的鲜叶,捣烂敷患处,采其根煎汤口服。该患者不识得杠板归,恰好我手机里有杠板归的照片,便翻给它看。

后来,我与友人游茅畲乡的一处农庄时,在一片荒地上,见到大片绿油油的杠板归,有些已长出盈盈的花苞,十分可爱,触之则手被刺痛一下。好在我已给同行者科普,大家都君子动眼不动手,动手则多了个心眼。我顺手摘回一些杠板归鲜叶。

根据药食同源原理,杠板归的嫩叶是一味不错的野菜,既可凉拌生食,也可焯水后清炒,其味吃起来有点酸,酸中也有丝丝的甜,清脆爽口,可消暑气。杠板归果子秋天成熟,黑黑的也可吃,不过果小肉少,那是童年的野趣滋味。

秋天,杠板归的叶子变成红色,成片的火红,又成别样的风景。有心种植杠板归的话,可以作为篱笆墙的选择。

余喜华

https://paper.taizhou.com.cn/taizhou/tzwb/pc/content/202505/13/content_227969.html

杠板归.txt · 上一次變更: benojan