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寄无求养天年

有寄无求养天年

老人弗讲古,后生呒有谱

活到老学到老,还三分呒学到。新东西学不完,要倡导终身学习。“活到六十六,百样事干朆(事情没)学熟。”

“敬田得谷,敬老得福。”尊老为德,敬老为善。老人工作年头长,勤勤恳恳,屡历世事,人生经验和感悟很丰富,值得敬重、分享。当然有的老人丧德,老没老样,但毕竟是极少数。

台州俚语云:“老人弗讲古,后生呒有谱。”讲古,亦叫讲古典。乘凉时节,倒撑椅(躺椅){土耷},老年人讲讲历史、古话,聊聊人生经验,使后生人受到影响,明事理知规矩。“啜肉要啜前夹身(指猪前腿往上部位的肉最好吃),听话要听老年人”“老人讲话好做药,小人讲话用弗着”,姜是老嘅辣,醋是陈嘅酸。老人的话往往得自亲身经历,是处世经验的结晶。有的事,年轻时不懂,懂得的时候已不再年轻。“辣椒老来红,人老百事通”“弗听老人言,啜亏在眼前”。所以年轻人要多向老人讨教、向老前辈请益。老同志(千万不能贬称“老牌位”)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知识储备,更是单位、社会的财富。郑板桥诗云:新竹高于旧竹枝,全凭老干为扶持。老同志在安享幸福晚年的同时,亦可以不同方式适当发挥余热。退休不褪色,余热映初心。

退休不是句号,而是开启了多彩人生的第二春和奉献社会的新篇章。换个赛场,换条赛道跑,拼劲犹存,初心常在,继续精彩。有的人热爱工作、精力富余,就喜欢成天忙碌,闲不下来,忙得快乐、忙得充实,因为被人需要是幸福的,为家庭为社会,为自己喜欢的事忙活,有追求、有收获总是高兴的。当然也要适度,钱是赚不完的,活是忙不完的,尤其是年纪大了首先要保重身体,不能太拼,掏空了身体、透支了健康。

有寄无求养天年

仿佛一个步履匆匆的旅人,长途跋涉,栉风沐雨,终于抵达景区酒店……退休了就卸下往日的忙碌和压力,放慢脚步,悦享慢生活,安享宁静和自由,有闲工夫享受人生,颐养天年。此谓身心和谐的品质“享老”。闲,是一种福气;闲适,是一种追求。清代张潮的《幽梦影》颇推崇慢生活:“人莫乐于闲,非无所事事之谓也。闲则能读书,闲则能游名胜,闲则能交益友,闲则能饮酒,闲则能著书。天下之乐,孰大于是?”先贤所言极是。

袁枚诗云:“有寄心常静,无求味最长。”“独个人呒人聚队,呒世界开(没地方去),在屋里呒告做,呒告装装。”退休后,少了繁忙工作的牵绊,清闲自在,自己找点乐子,打发日子。闲猛哽来呒告做,倒反闲出事干来,嬉出毛病来。“尔勿心焦,囝(儿)囡阿代尔心焦。”整日坐屋里呒告做呒用,最好有点事做,自己感兴趣的,力所能及的。不妨重拾年轻时割舍的爱好,捡起曾经的梦想,即使做不好、做不成也无所谓,不存功利之心、得失之患。心态平和,内心丰盈,“有寄”而“无求”,或可谓四字箴言。

郭建利

https://paper.taizhou.com.cn/taizhou/tzwb/pc/content/202511/03/content_240046.html

有寄无求养天年.txt · 上一次變更: benojan