吃砒霜逗大虫_逗_字怎么写

吃砒霜逗大虫,“逗”字怎么写

程和平 /文

台州方言俗语中有“吃砒霜,逗大虫”一说,意思是为了毒死老虎自己先服下砒霜,常用来比喻行事愚蠢、不计后果。“逗”是记音,本字是“毒”。这个读音现代辞书里没有记录,古代字书、韵书中也未见记载。

这种读法存在于方言中。在粤语、闽语、客家话等多种方言里,“毒”字作动词,表示“用毒药毒杀”的意思时,读去声,并改变韵母。温州、台州的情形也一样。学者推测,由于中古时期中原汉语中“毒”字的这种变读失落,所以字书、韵书未予收录。

“毒”读作“逗”,是变音别义的用法,涉及变声调与变韵母两个方面。

变声调,指的是声调变化具有辨义功能,例如“背、磨、钻、吐”等字。方言中,这种现象也十分常见。如“盐”,作名词指食盐读平声,作动词指“用盐腌”读去声,如“盐菜蒂头”;“油”,作名词指油脂时读平声,作动词解作“刷油漆”时读去声,如“窗门的漆落噢,油油过”;“钉”,名词指“钉子”读平声,动词指“把钉子打入他物”,读去声,如“用钉钉牢”。

“毒”是入声字,本来念“独”,念作“逗”时,不仅声调发生了变化,韵母也随之改变。依据学者对音韵研究所揭示的演变路径,“毒”字本应先变读为“逗”作为过渡,最后变读为“盗”。

然而,在台州方言和温州方言中,“毒”字的读音在演变到“逗”这一阶段后即中止,未再继续发展。学者们将这种现象称为音变的滞后,这便是“毒”读作“逗”的原因所在。

关于韵母演变的路径,可作如下比喻。“毒”字原本与A群朋友一同从海门出发,计划在十字马路的侯韵(ou)酒店稍作停留,然后前往葭沚老街的豪韵(ao)酒店聚会。然而,在侯韵(ou)酒店,遇到了B群朋友。在B群朋友的盛情邀请下,“毒”字脱离了A群,转而加入了B群朋友圈。就这样,“毒”字留在了侯韵,最终未能到达豪韵。学者们称这种现象为豪韵字混入侯韵。这里ao和ou是举通用语读音为例。“纛”(古代军队里的大旗)的读音可作比照。根据《广韵》,“纛”有“毒”和“盗”两读,现代汉语只取“盗”音。

在广州话、丽水话里,动词“毒”跟“盗”同音,在台州话、温州话、厦门话中,“毒”字则与“逗”同音,这体现了“毒”字的韵母演变存在着以上两种不同的归宿。

“酘”字与“逗”同音。宋戴侗《六书故》:“为酒者投饭于醅中谓之投(别作酘)”,指在初酿的酒液中再次或多次投入蒸饭,以使酒味醇美。明末清初的《正字通》释义:“酘,音豆。重酿酒,谓以酒重投之也。”不过,“酘”没有“毒杀”之义,所以不是“逗(毒)”的本字。以往,闽语中曾记为“酘”,民国《黄岩县志稿》中也记作“酘”,应该属于谐声借字。

由于音同义近,前人也用“酘”字记录“兑水”的“兑”。如民国《定海县志》载:“俗谓以冷茶搀和热茶曰酘,亦谓以物由原盛之器转入他器曰酘,通作逗。”《黄岩县志稿》:“凡以液体冲入他液体而混和之亦曰酘。”掺兑液体,椒江话的读音也是“逗”。但要认定“酘”为本字,仍需要更多证据支持。

临海话“兑”“逗”同音,因而“兑水”的“兑”可直接采用“兑”字。椒江话“兑”通常念“代”,如“钞票兑兑散”,如“兑换券”“兑付”等,但也有念作平声“投”的,如象棋术语“兑棋”“兑车”“兑马”“兑噢”等。还有说成“对”的,如“性命搭渠兑”。“兑”的读音随义而有多种变化,因此,椒江话“兑水”的“兑”变读为去声的“逗”亦不是没有可能。

回到“毒”字。椒江话里,“读”字也有两个音,跟“毒”的情形完全相同,可相互参照,如“毒(音独)药”与“读(音独)书”,“毒(音逗)老鼠”与“句读(音逗)”。

在别地方言中,表“毒杀”义的“毒”字也有改变声母的。西汉扬雄在著名的《方言》一书中写道:“凡饮药、傅药而毒……北燕、朝鲜之间谓之痨。”明代考证四川方言俗语的著作《蜀语》载:“以毒药药人曰痨。”近代语言学家杨树达在《长沙方言续考》中也提到:“今长沙以药毒鱼、毒鼠曰痨鱼、痨鼠。”“痨”,在这个意义上念去声lào。学者依据上古汉语的谐声通假关系,认定该用法的“痨”本字就是“毒”。

“痨”又记作“闹”,如《红楼梦》第八十一回:“在他家中一抄,抄出好些泥塑的煞神,几匣子闹香。”“闹香”是一种有毒的熏香,可致人昏迷,又称闷香。如此说来,“闹香”即“毒香”,有毒(独)之香,毒(逗)人之香也。其声母由“d”到“n/l”的变化,大概是“d”“t”“n”“l”发音部位相同导致的,表示毒害、毒杀义的“痨”和“闹”在现代方言中仍广泛使用。

综上所述,“毒”表“毒杀”义时分化出去声读音。有改变韵母的,读作“逗”或“盗”,也有同时改变声母的,读为“痨”,有的则音变为“闹”。椒江话跟“逗”同音,“逗大虫”的“逗”本字是“毒”。

https://paper.taizhou.com.cn/taizhou/tzrb/pc/content/202509/02/content_236008.html

吃砒霜逗大虫_逗_字怎么写.txt · 上一次變更: benojan